聚焦“十六字”治水思路 賦能高質量發展
發布日期:2023-02-17 09:56 【字體:小中大】
2月16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廣西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動一季度經濟工作”系列主題第五場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廣西水利工作將聚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十六字治水思路,加快推進重大水利項目建設,為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堅持項目為王,賦能高質量發展。今年自治區水利廳將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各項工作,開工一批、加快一批、建成一批項目,預計可新增投資規模580億元以上,完成投資約60億元。一是加快推進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洋溪水利樞紐、桂林長塘水庫、下六甲灌區等擬建項目前期工作。二是實現大藤峽水利樞紐和西江干流治理等2個項目完工,其中大藤峽水利樞紐今年將陸續完成右岸剩余3臺機組的安裝和投產發電工作;西江干流治理工程13個子項在年底前全部完工。三是加快馱英水庫及灌區、百色水庫灌區、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以及龍云灌區工程建設。馱英水庫及灌區、百色水庫灌區兩個項目力爭在年底前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今年計劃完成管道安裝近35公里;龍云灌區今年主要建設蟠龍水庫、中甘嶺水庫和云良水庫以及相關引水渠道。
堅持民生至上,助力鄉村振興。因地制宜拓展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規?;┧?,整體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確保2023年底全區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8%以上。抓好大中型灌區建設和節水改造,完善農田灌溉骨干網絡,助推農業發展。開展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助推鄉村旅游發展,帶動各項要素投入“三農”,激活農業農村資源,實現產業興旺、農民增收。
堅持生態優先,強化水生態保護。全面強化河湖長制落實,扎實推進河湖系統保護治理,推動水生態環境持續穩定向好。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不斷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能力。全面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以石漠化片區、革命老區、邊境地區、漓江等為重點,完成全社會172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務。持續實施美麗幸福河湖建設100條(段)以上,啟動實施中小河流系統治理28條約500公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水生態水環境需求。(周映?駱遠柱)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