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西生態環境保護答卷
發布日期:2023-01-12 09:27 【字體:小中大】
南流江美景。
八桂鄉村霞光。 蔣毅?攝
荔浦市荔江國家濕地公園。
柳州市城區風光旖旎,紫荊花在柳江畔綻放。
南寧市城區一隅,百里秀美邕江穿城而過。
在“一江奔騰千帆競,黃金水道萬古流”的西江流域,全國“冠軍水”柳江從廣西柳州市穿城而過,從梧州市以二類水的優良水質流入廣東省境內,實現了八桂大地的一江碧水向東流;東興市江平鎮金灘景區附近海域,一頭長約10米的布氏鯨正張開巨大的嘴巴捕食;秋末,越冬的候鳥成群結隊陸續抵達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英羅港海域,其中不乏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黃嘴白鷺、小青腳鷸和黑嘴鷗,以及大量白琵鷺在內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上萬只候鳥翱翔晴空,蔚為壯觀……這里是廣西,這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欣欣向榮的壯美八桂,這里是“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生態答卷。
2022年,廣西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穩生態促轉型攻堅戰”,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切實當好保護廣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
2022年,廣西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并保持全國前列,PM2.5濃度為2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4%;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2%以上,2022年1—9月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排名中,廣西9市入圍全國前30名,其中7市躋身前10名,柳州市蟬聯全國第1,桂林市位居全國第3;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達94.5%,位居全國第2;完成462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20條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南寧市入選2022年全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城市,南寧、柳州、桂林三個城市入選國家“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土壤環境質量狀況總體穩定,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保持優良。生物多樣性豐富度位居全國第三名,生態系統功能得到鞏固提升,人民群眾綠色獲得感、生態幸福感、環境安全感不斷增強。
生態文明建設體系加快構建
2022年,廣西出臺《關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的決定》,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實現更大進展”等方面進行系統部署,出臺《關于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推動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的決定》《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關于全面推行灣長制的實施意見》《廣西生態保護正面清單(2022)》《廣西生態保護禁止事項清單(2022)》等系列文件,成立自治區“穩生態促轉型攻堅戰”指揮部,統籌疫情防控、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扎實推進各項攻堅任務,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稄V西壯族自治區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出臺實施,排污許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重要制度措施相繼落地見效。
自治區黨政主要負責領導與各設區市黨政主要負責領導簽訂《各設區市2022年度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建立自治區14名領導分片包干督導機制,落實自治區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構建大生態大環保工作格局。
開辟“綠色通道”推動綠色發展
2022年,廣西生態環境系統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出臺《加強生態環境保障助力經濟穩中求進的若干措施》,圍繞加快實施生態環境領域重點項目、加強生態環境服務保障、優化創新生態環境監管方式、推動資金投入機制創新、嚴守生態環境底線等五大方面提出12條具體措施。
廣西開辟“綠色通道”,進一步深化環評審批“放管服”改革,推進重大項目環評審批工作。截至2022年10月底,第一至第六批廣西“雙百雙新”產業項目完成環評審批(含備案)共計318項,審批完成率65.8%;高質量完成平陸運河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打造世界級的綠色運河和生態運河。采用“互聯網+”開展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的“一證式掃碼監管”試點工作。
2022年,廣西加強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源頭防控,積極參與國家低碳試點示范工作,柳州市獲評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核電項目安全有序發展,深海排放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全區共審批建設項目環評文件3979個,涉及總投資11927.2億元,綠色環保產業鏈招商深入實施,平陸運河、華誼化工、華友鋰電、翅冀鋼鐵、比亞迪新能源和欽州中石油煉化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2022年,廣西生態環境部門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指導19個重點行業項目環評開展碳排放影響評價。生態經濟不斷壯大,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8個、國家級綠色工廠67個,廣西崇左市甘蔗制糖行業清潔生產整體審核創新試點等5個項目入選國家第一批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項目。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廣西探索研究開展面向東盟的國際碳排放權交易,推進柳州市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建設。成功舉辦六五環境日廣西分會場活動。高規格舉辦中國—東盟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對話和2022年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中國—東盟國際環保展以及第三屆廣西“兩山”發展論壇。
污染防治攻堅戰走深走實
廣西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以更高標準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藍天保衛戰聚焦PM2.5和臭氧(O3)污染協同防控,扎實推進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治理,全力打好污染天氣應對、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大標志性戰役。持續開展以煙花爆竹禁燃限放和秸稈禁燒為重點的冬春季攻堅行動、以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為重點的夏秋季攻堅行動、以工地揚塵治理和秸稈禁燒為重點的秋冬季攻堅行動,精準科學應對污染天氣。完成2192家涉VOCs企業排查,有序推進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及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完成首家制糖業生物質鍋爐超低排放試點改造。
碧水保衛戰成效突出。印發“一河一策”工作方案,持續抓好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推進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完成全區在用3623個農村千人以上飲用水水源地劃定、8個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調整。桂林漓江入選生態環境部首批美麗河湖案例,桂林市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經驗做法、柳州市水環境治理經驗做法獲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
廣西印發《關于全面推行灣長制的實施意見》,陸海統籌推進廣西北部灣近岸海域綜合整治,加快推進美麗海灣建設。凈土保衛戰深入推進,強化源頭治理,梳理涉鎘企業473家、關閉有色金屬采選行業企業地塊28個,推進70個涉鎘污染源問題整治。
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成效顯著
2022年,廣西聚焦重大生態環境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持續傳導壓力,以督察整改為契機推動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制定出臺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自治區整改工作管理辦法、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等系列文件。推動落實自治區領導分片督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14位自治區領導結合分管領域和各地督察整改工作重點,高位傳導督察整改壓力。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分別就環境治理不力問題對相關縣(區)主要領導進行約談,進一步壓實地方黨委、政府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截至2022年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的39個問題已完成整改19個,達到序時進度20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的3917件環境信訪件辦結率達到98.2%。5個典型案例、1個重點督辦件整改取得顯著成效,桂林自然保護區違規小水電79個已全部清退,北部灣紅樹林得到有效修復和保護,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生態環境治理效能穩步提升
2022年,廣西持續推進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全區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達584噸/日,安全處置醫療廢物7.173萬噸,其中涉疫醫療廢物0.484萬噸,實現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應收盡收”“日產日清”。
積極謀劃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項目,賓陽縣農村環境治理與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桂林經開區羅漢果小鎮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發展項目等5個項目入選國家級EOD模式試點,貴港市產業園區(江南園)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項目等10個項目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級EOD模式項目。
不斷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政策體系,廣西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空氣質量全面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土壤污染防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專項規劃或行動方案相繼印發實施。持續提升生態環境監管執法能力,深入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
筑牢祖國南方重要生態屏障
2022年,廣西把祖國南方生態安全屏障筑得更加牢固。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海濕地系統治理和修復,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修復試點工程總體完工率98.94%,驗收率97.53%,中央獎補資金執行率100%。漓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獲得中央專項資金支持。
推進“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逐步清理自然保護地違法建設項目。持續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縣域)創建,印發《廣西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工作方案》《廣西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建設工作方案》,廣西累計獲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縣域)命名16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授牌5個,評選了100個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和20個示范鎮。
八桂大地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萬物競生。廣西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全面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能力建設。據統計,潿洲島附近共監測到布氏鯨兩批33頭次,北部灣海域中華白海豚超過300頭,東黑冠長臂猿種群數量發展到5群33只,白頭葉猴數量擴大到1400多只。參加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成功舉辦2022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廣西主場活動,展示了廣西生物多樣性保護所取得的矚目成效。
2022年,廣西牢牢守住了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公開曝光25個典型案例,嚴肅查處11起危險廢物非法跨省轉移案件,深化省區級環境應急聯防聯控。組織開展“平安廣西—2022”輻射事故應急綜合演習,連續6年未發生核與輻射安全事故。開展“守望八桂—2022”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環境安全大檢查等專項行動,科學妥善處置7起一般突發環境事件和多起環境敏感事件,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級別突發環境事件。
有夢不覺天涯遠,揚帆遠航再出發。2023年,廣西生態環境部門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于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做好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久久為功、躩步躬行,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實現更大進展,努力在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新的趕考之路上贏得主動、贏得勝利,奮力譜寫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生態新篇章。(昌苗苗?孫貴東)
(本篇圖片除署名外由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提供)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