鉚足干勁促振興——廣西全力以赴穩經濟促發展系列報道之六
發布日期:2023-01-03 09:19 【字體:小中大】
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廣西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655元,同比增長6.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廣西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3%,高于全國、全區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平均水平。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著力推進鄉村振興,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邁上新征程,全區各地各部門將進一步轉化思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鉚足干勁,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以產業就業為抓手筑牢防返貧底線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必須堅守的底線。2022年以來,廣西不斷健全和完善監測幫扶機制,大力推動產業發展和穩崗就業,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任務底線。
產業發展再升級。立足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優勢,出臺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加快構建“10+3+N”農業產業體系,積極完善發展縣級“5+2”、村級“3+1”產業,推動產業邁向更高層次發展。2022年,全區新增創建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3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個、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農業產業強鎮10個,產業幫扶脫貧戶(含監測對象)覆蓋率達96.14%。
糧食全面豐產豐收。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行動和水稻玉米高產攻關行動,新增設立自治區糧食激勵資金1.5億元,提前一個月完成國家下達的24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建成了150萬畝水稻玉米高產攻關示范片。2022年,廣西糧食播種面積4243.95萬畝,同比增加9.6萬畝;單產328.27公斤/畝,同比增加0.82公斤/畝;糧食總產量1393.1萬噸,同比增加6.6萬噸,連續三年保持面積、單產、總產“三個增長”。
就業空間不斷拓寬。截至2022年11月底,廣西脫貧人口外出務工288.87萬人;全區4293家就業幫扶車間共吸納6.1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通過鄉村公益性崗位,幫助28.66萬脫貧群眾實現就近就業。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仍未散去,給群眾務工就業、農產品銷售等帶來不小壓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面臨較大挑戰。如何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困擾,推動鄉村振興邁開新局面?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我們將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10+3’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向深度和廣度進軍,提高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弊灾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農業農村部門部署計劃,廣西將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全面推行田長制,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三年行動,2023年將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210萬畝,穩定糧食面積在4235萬畝、產量在1391萬噸以上。同時,把增加脫貧群眾收入作為抓手,深入實施促進脫貧群眾持續增收三年行動,健全產業聯農帶農機制,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千方百計促進脫貧勞動力穩就業、穩崗位、穩收入,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
著力改善公共服務水平增進民生福祉
新年的腳步悄然來臨,廣西交通領域傳來重大喜訊。隨著南丹至天峨、田林至西林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廣西宣告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至此,全區高速公路運營總里程突破8000公里。?廣西高速公路從無到有、從線到網、從量到質、從快到好,為我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有力支撐,帶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公共服務能力,關乎農民群眾的民生福祉。2022年,廣西持續實施“三年萬億元”鄉村建設行動,加快新一輪鄉村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啟動自然村(屯)道路通暢、自然村(屯)道路提升、鄉村道路安全生命防護“三項工程”建設,截至11月底,全區實施鄉鄉通二級或三級公路建設項目140個總長4334公里,新增46個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和2071個自然村(屯)通硬化路,完成了43座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和2609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讓鄉村群眾的生活更加便捷美好。截至2022年11月底,廣西共安排93.9億元新建92所中小學和幼兒園;累計籌措16.84億元支持294個基層公共衛生和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建設;實施農村危房改造5502戶、邊境老舊住房改造2572戶;落實25.25億元建設2076個農村供水工程項目,切實保障277.48萬人的供水安全。
自治區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廣西將扎實穩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處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扎實推進農村道路、農產品倉儲保鮮和冷鏈物流、數字鄉村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質增效。與此同時,進一步健全落實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常態化長效化幫扶機制,推動兜底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努力提升鄉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以優勢互補為紐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2022年以來,全區持續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支持力度,深入推進粵桂東西部協作,以優勢互補為紐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扎實推動鄉村振興,向共同富裕目標邁進一大步。
廣西共安排44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財政銜接資金117.22億元,實施“補短板促發展”項目1.1萬個,截至2022年11月底,2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各項貸款余額1878.16億元,同比增長15.75%。持續推進易地搬遷安置區招商引資,因地制宜發展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產業,共投入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77億元,實施47個后續項目;爭取兩行貸款?80.23億元支持安置區后續扶持項目118個;銜接資金投入9.4億元,實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項目204個。
全面深化拓展粵桂東西部協作,積極在資金、人才、項目、政策等方面向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傾斜更多幫扶資源,其中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分別投入廣東財政援助資金10.92億元、3.78億元,實施幫扶項目241個。
成立粵桂產業協作促進會,圍繞全產業鏈引導更多廣東農業龍頭企業到廣西協作地區落地投產。2022年,新增引導落地投產企業336個、實際到位投資177.38億元,共建產業園區111個、引導入駐園區企業231個,援建就業幫扶車間418個,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2.39萬人。
邁入鄉村振興新階段,廣西將持續轉化幫扶思路、優化幫扶舉措、擴大幫扶領域,統籌推進粵桂“九大協作”,加快“一縣一園”“一縣一企”建設,推動廣東更多優勢資源和力量支持脫貧地區發展。同時圍繞區域協同發展,把粵桂東西部協作作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廣西全面開放發展的有利契機和重要抓手,促進脫貧地區與廣東開展更多經濟交流合作,推動雙方在基礎設施、人才交流、科技創新、產業協同等全方位、各領域的協作,加快形成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王艷群)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