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兩灣”聯動,蹚出高質量發展新路
發布日期:2022-10-12 10:13 【字體:小中大】
開放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兩大國家戰略,推動“兩灣”聯動是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玉林市具有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的獨特區位優勢,在推動實現“兩灣”聯動發展中起著承東啟西、雙向互濟的橋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玉林市厚植開放發展理念,主動把玉林發展放到服務推動“兩灣”聯動發展大局中去謀劃、推動,搶機遇、聚資源、興產業,加快建設產業強、樞紐強、生態強、法治強、鄉村振興示范區、政治生態示范區、城市美的“四強兩區一美”兩灣先行試驗區,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交通對接,重塑玉林發展優勢
逢山掘進、遇水搭橋,一路向東。今年國慶假期前夕,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主導投資建設的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新建南寧至深圳鐵路玉林至岑溪(桂粵省界)段實現全面開工建設。
作為南深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玉岑鐵路項目設計時速350公里/小時,西端連接南玉高鐵,東端在粵港澳大灣區三大極點城市之一的深圳。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玉林市全面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最便捷交通樞紐。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十年來,玉林市修機場、建高鐵、造碼頭,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加快建設廣西“東融”門戶型交通樞紐城市。
久久為功,必有所成。
2020年8月,玉林福綿機場通航,結束了玉林沒有民用航空的歷史。截至今年7月,旅客吞吐量約56萬人次。如今,南深高鐵南寧至玉林段、玉林至岑溪(桂粵省界)段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玉林又將邁入高鐵時代。
交通“東融”全面提速。2012年以前,玉林僅有G80廣州至昆明1條高速公路經過玉林。2012年以來,全市交通固投累計916.65億元,2021年全市交通固投入統完成122.3億元,同比增長33.3%,是2012年48億元的2.58倍。僅2020年,便建成玉湛、松鐵、荔玉三條高速公路,新增運營高速公路148.45公里。其中,玉湛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后,玉林到湛江的車程由原來的4個多小時縮短為1.5小時,打通了廣西桂東南地區連接廣東南部地區出省出海新通道。
目前,玉林正在加快推進浦清高速等6個高速公路項目,總里程368.3公里。其中,“東融”高速公路建設里程344.3公里。
產業承接,擔起“兩灣”聯動新使命
立體交通格局的形成,從根本上改變玉林市的發展格局,重塑玉林的交通優勢、區位優勢、發展優勢。
玉林龍潭產業園區是玉林融入北部灣開放開發的橋頭堡,發展向海經濟的主戰場。玉林借力鐵山港東岸碼頭,從無到有布局臨港大工業,培育壯大臨港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全國重點金屬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打造“兩灣”產業融合橋頭堡。園區以華友控股為支撐,全力推進70萬噸鋰電新能源材料一體化產業基地建設,打造千億新能源材料產業集群;以柳鋼中金公司為依托,打造從冶煉、軋鋼、制品、研發到交易為一體的千億不銹鋼全產業鏈;以正威玉林新材料產業城為引領,打造千億銅基新材料產業。2021年,園區工業總產值179.91億元,與2012年相比翻了三番。
機遇總是青睞踔厲篤行的奮斗者。2021年1月,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批復實施《“兩灣”產業融合發展先行試驗區(廣西·玉林)發展規劃(2020—2035年)》,賦予了玉林服務推動“兩灣”聯動發展的新使命和新任務。
當年,玉林新簽約項目219個,總投資878.9億元。其中,大灣區項目114個,總投資495.6億元,獲評為全區擴大有效投資工作先進市、投資促進工作先進集體和投資促進工作創新獎一等獎。今年上半年,玉林接續發力,招商引資項目176個,總投資737.87億元。其中,大灣區項目99個,總投資382.04億元,引進紅牌智能廚電科技產業園、正泰智能電氣產業園等2個超百億元項目。
為加快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玉林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統籌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積極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全程網辦”,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全力打造與大灣區零距離、無差別、心貼心的營商環境。
金秋十月,廣西超華高新科技公司玉林年產10萬噸高精度銅箔和1000萬張高頻覆銅板產業基地項目的建設現場一派火熱的施工景象,各種工程機械來回穿梭,一棟棟標準廠房拔地而起。該項目投資122.6億元,是玉林市“兩灣”產業融合的標桿項目之一。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建設僅用時21天,創造了玉林服務重大項目建設的新速度。
目前,華友、柳鋼、正威、超華、正泰、紅牌等一批大企業大項目落戶玉林,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2021年,該市GDP首次突破2000億元,同比增長9.9%,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城市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
接續奮斗,再造“兩個玉林工業”
今年3月28日,在廣西華創新材銅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張張微米級銅箔從生箔機中緩緩吐出,緩慢成卷。該公司是玉林市新能源材料及應用產業鏈企業,其微米級銅箔批量試產,填補了廣西銅箔產業的空白?!绊椖坎坏揭荒昃蛯崿F了試投產,創造了行業速度奇跡?!痹摴旧a一廠廠長黃鳳機說。
工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工業興則城市興,工業強則城市強。
為全面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推動“兩灣”聯動開放合作持續走深走實,聚焦“產業強”這一關鍵,玉林大力推進制造業趕超、輕工業振興,圍繞“5+6”產業鏈,力爭再造“兩個玉林工業”。其中,內燃機、低壓電器電機、新能源材料及應用、不銹鋼精深加工、銅基材精深加工等5條制造業產業鏈在玉柴工業園、龍潭產業園區布局;紡織服裝、綠色食品、板材家具、黑白家電、五金水暖、中醫藥等6條輕工業產業鏈在市、縣兩級錯位發展布局。同時,規劃建設26個輕工特色產業園,每個縣(市、區)規劃2—3個輕工特色產業園,占地面積為2000—3000畝。目前,該市已有15個輕工園獲授予“廣西輕工業園”稱號。
聚焦“兩個玉林工業”目標,玉林成立了招商、征地、資金、環保、能耗等10個工作組,圍繞招商、落地、服務,24小時在線為企業提供從項目前期直至運營的“保姆式”服務。持續深化園區管理、投融資體制、征地拆遷、農地入市、營商環境等15項改革,為工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十年砥礪奮進,成就今日華章。玉林獲評為2018—2020年度“廣西工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先進市”;2021年,全市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9.33%,高于全區平均增速(22.88%)6.45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長49.1%,獲評為自治區工業投資先進市;“5+6”產業鏈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0.19%……一個個數據,一項項成果,見證著玉林向上攀登的決心,成為玉林工業“非凡十年”最生動的注腳。(鄧盛龍)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