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同志論作風建設(摘登)
發布日期:2014-02-24 09:05 【字體:小中大】
■ 黨員既要模范地執行黨和國家在現階段的社會、經濟政策,促進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又要遵守黨章,執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提倡大公無私,團結友愛,為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如果利用黨的現行政策和商品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向黨組織討價還價,或待價而沽,或大搞“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之類的金錢與權力的交易,把黨的原則當作商品來交換,那是絕不允許的。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剝削階級所鼓吹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金錢至上、金錢萬能、有錢能使鬼推磨”等腐朽思想的危害性,防止金錢的誘惑,做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摘自1989年5月《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增強黨的凝聚力吸引力戰斗力》)
■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精神。解放思想同實事求是是統一的。不解放思想,我們就不可能順利地進行撥亂反正,就不可能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也就不可能制定新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也只有堅持解放思想,才能排除各種干擾,敢于探索,敢于創新,不斷總結新的經驗,引導我們的事業持續前進??傊?,思想不解放,腦筋不換,一切工作都很難推動。思想解放了,腦筋活了,想問題的面就寬了,無論是發現和選拔人才,無論是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和障礙,無論是開拓新的領域和新的事業,辦法就會更多,路子就會更廣闊。因此可以說,解放思想是一個法寶,是一個幫助我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永遠保持蓬勃生機與活力的法寶,必須伴隨建設和改革長期堅持下去。所謂解放思想,就是要勇于沖破落后的傳統觀念的束縛,善于從實際出發,努力去開拓進取。(摘自1992年6月9日《深刻領會和全面落實鄧小平同志重要談話精神,把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搞得更快更好》,《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
■ 在改進領導方法和工作作風上,首先要強調真抓實干,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這就要求必須深入實際,多到基層去,多到群眾中去,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狠抓各項任務的落實。開會和講話都要有針對性,反對搞浮夸、做表面文章,提倡恪盡職守的勤勉精神、務實精神。各級領導機關的主要領導干部,要親自下去,同群眾交談,多看多聽,體察群眾的冷暖疾苦,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總結群眾的創造,注重解剖麻雀,加強分類指導。(摘自1993年3月7日《在黨的十四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 )
■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更沒有決策權。(摘自1993年7月5日《在全國省、區、市黨委政研室主任會議上的講話》)
■ 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必須繼續發揚光大。廣大黨員和各級干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要起模范帶頭作用?,F在少數干部中滋長著追求享受、貪圖安逸的現象,有的拿著公款搞高消費。這樣干,叫群眾怎么沒有意見?己不正,焉能正人。玩物是要喪志的。古人說:“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滋生驕逸之端,必踐危亡之地”。所有的領導干部都不應忘記這些至理箴言,忘記這些歷史教訓。(摘自1995年12月5日《論黨的建設》)
■ 我們共產黨人肩負著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使命,具有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目標,一定要保持革命戰爭年代那么一股勁,那么一種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奮斗,去創造光輝燦爛的未來。歷史的經驗表明,一個革命的進步的階級、政黨和軍隊,在創業時期,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在生死存亡的激烈斗爭中,往往比較容易做到甘苦與共,團結奮斗;而在革命成功之后,物質生活條件好起來了,有些人往往忘記了創業時期的艱難歲月,就容易貪圖安樂,追求享受,脫離廣大群眾。我所以多次講這個問題,就是希望全黨同志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對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要保持高度警惕。大家應該永遠發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和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永遠保持我們黨和軍隊的無產階級性質和政治本色。(摘自1996年5月31日《在紀念抗大建校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 學風問題也是黨風問題,是關系黨的興衰和事業成敗的一個重大政治問題。毛澤東同志歷來強調要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運用理論武器解決實際問題。他把樹立和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稱之為黨領導中國革命必須解決的“第一個重要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帶領全黨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極大地促進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歷史證明,學風端正,事業興旺;學風不正,事業受損。(摘自1998年7月17日《在學習鄧小平理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
■ “實干興邦,空談誤國?!毙问街髁x作風和官僚主義作風,是我們黨的一大禍害。全黨上下,全國上下,必須狠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歪風。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時時處處堅持重實際、說實話、務實事、求實效,必須大力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工作作風。大家都要堅定地貫徹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創造性地做好工作,想群眾之所慮,急群眾之所難,謀群眾之所求,扎扎實實地解決好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全局和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各種緊迫問題,以改革工作作風的實際行動取信于民。(摘自2000年10月11日《關于改進黨的作風》,《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 )
■ 面對新世紀、新形勢、新任務,特別需要在全黨和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懈奮斗的精神。 一是要宣傳和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nbsp;二是要宣傳和弘揚緊跟時代、勇于創新的精神?!且麄骱秃霌P知難而進、一往無前的精神?!?nbsp;四是要宣傳和弘揚艱苦奮斗、務求實效的精神?!迨且麄骱秃霌P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001年1月10日《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懈奮斗的精神》,《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 )
■ 目前,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門和一些領導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嚴重影響黨同人民群眾關系的突出問題。有的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嚴重,形而上學、浮夸不實;有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套話連篇、空話甚多,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不關心群眾疾苦,甚至作威作福、欺壓百姓;有的精神空虛,無所用心,貪圖享樂,吃喝玩樂,驕奢淫逸;有的以權謀私,貪贓枉法,陷入了腐敗的泥坑,等等。如果這些問題不得到切實解決,不僅會給黨的威信和形象帶來嚴重損害,而且也必然會給黨同人民的關系帶來嚴重損害。(摘自2001年6月3日《在江西省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 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全黨同志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根本觀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集中群眾智慧,使各項決策和工作符合實際和群眾要求。所有黨員干部必須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權,而絕不充許以權謀私,絕不允許形成既得利益集團。在逐步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黨員干部必須正確處理好先富與后富、個人富裕與共同富裕的關系。所有黨員領導干部,都應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首先要支持和幫助群眾富起來,而不能只考慮自己如何富,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不正當的利益。各級領導干部時刻都要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關心群眾疾苦,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特別關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暫時遇到困難的群眾,把他們的事情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重點考慮,重點解決,切實安排好他們的就業和生活。只有把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工作切實做好了,我們才能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無往而不勝。(摘自200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 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命。要全面加強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干部生活作風建設。要結合新的實際,努力發揚黨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同時要總結新的實踐經驗努力培育新的作風。一切不符合黨的事業發展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不良風氣,都應堅決克服。當前,特別要注意克服不思進取、無所作為的思想狀況,克服種種嚴重脫離群眾的現象,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歪風。各級干部必須時時處處重實際、求實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忠誠地為群眾謀利益。(摘自200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更好地團結和帶領人民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發揚好,是我們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當前影響黨的群眾路線貫徹落實的最突出問題,就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解決這個問題,要從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抓起。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大力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工作作風,堅持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深入群眾,傾聽群眾的呼聲,關心群眾的疾苦,為群眾多辦好事、多辦實事,扎扎實實地解決群眾的困難。我們共產黨人,必須心系最廣大的群眾。各級領導干部要扎下去,沉下去,切實了解最基層的真實情況。加強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要在繼承過去的優良傳統和總結歷史、現實經驗的基礎上,從思想教育和制度規定兩個方面入手,提出一套管用的教育方法和制度規定。(摘自2001年08月23日《在山西就黨建工作進行調研時的重要講話》)
■ 貫徹“三個代表”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斷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高度出發,從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更好地為最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服務。(摘自2002年2月4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的講話》)